高雄新興教會設立於1938年3月12日。由牧師廖得和信徒彭清約、余蔡倫、初代信徒等人合力設立。在蘇天明以及歷任牧師的領導下,長老、執事和信徒共同努力,教勢日益擴展。也成為高雄地區領導型的教會之一。
新興教會的傳道事工分為四期:
第一期(1938 ~ 1954)草創成長期:於1948年建立禮拜堂,積極拓展教勢。
第二期(1955 ~ 1979)蓬勃發展期: 於1960年代倍加運動時期,本會設立了新建(今六合)、安生、德生三間子教會;在1970年代,協助設立了羅雅、重生、建工、五甲、新生、新民、中正、高楠、林德、民族、鎮海以及大順共十二間教會。本會因而被稱為「多產的母親」。
第三期(1980 ~ 2004)社會事工期:除受託設立博新教會之外,擴展的事工由中會統籌規劃。本會因應時代轉型致力於本土的社會教育、環境保護、弱勢關懷等社會事工。
第四期(2004年 ~ 迄今)嶄新出發期:本會一面緬懷信仰前輩美好傳道足跡,設立教會歷史資料館。一面瞻望未來,規劃各項傳道事工計畫為廣傳福音再次出發,冀望建立「更新、興旺~ 健康的教會」。
在社會服務事工方面分為二個階段:
前階段(1964 ~ 1984)設立「新興基督教社會館」,以弱勢個人為服務對象,提供生活上、物資上、和職業上的協助,包括醫療傳道、山地事工和工商服務等。
後階段(1984年 ~ 迄今)新興教會大樓竣工,設立「宣教事業委員會」,以社會教育為主要內容,提昇社會民眾認知的水準,關心社會制度的公平性,宣導環境生態的保護,以及關懷政治受難者與家屬。並且先後設立新興之友、彭清約念圖書館、松年大學(前青松學苑)等社會事工組織。在不同的時代,教會因應不同的需要,提供適性的社會服務。
此後,新興教會全體信徒仍將學習信仰前輩的足跡,群策群力同為福音聖工全新戮力奮進。 |